2024年上海市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康复融合活动圆满落幕
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残疾人康复健身、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2024年10月24日至25日,2024年上海市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康复融合活动于上海体院体育交流中心及各实践场地圆满落幕。此次活动吸引到上海市16区共70余人参加,他们大多是区、街镇从事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工作的人员,基层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托养机构和社区体育健身站点从事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教学、指导和服务的一线工作人员。
该活动旨在为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康复健身指导需求,持续加强残疾人康复健身专业指导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具有教学指导、活动组织能力的基层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和服务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壮大残疾人健身指导员队伍,为广大残疾人科学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组织保证。
活动由上海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促进中心主办,上海市毽球跳绳协会承办,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上海体院体育交流中心支持。
上海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毽球跳绳协会会长潘勤,上海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促进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特奥委员会秘书长张丽君,上海体育大学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吴雪萍,上海市毽球跳绳协会常务副会长李胜席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的启动仪式。
张主任提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的社区残疾人体育活动要紧跟时代脉搏,体现上海水平。我相信通过精彩的活动内容,参与的同志一定能收获满满,开阔视野,提升水平,也希望大家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敏而好学,为今后各区开展社区残疾人体育活动开创思路,积累经验。”
本次活动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性开设了残疾人社区运动健康促进、残疾人体育服务技巧以及运动损伤防护的处理方法等相关内容。
理论课程环节,上海体育大学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吴雪萍以“如何开展残障人体育活动”为切入点,用典型、难处理的日常康健难题引发大家思考,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再根据讲师的解答形成更加完善的见解。
此外上海体育大学竞技运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红英带来“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课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参培人员,并现场演示了一些强身健体的简单运动,小小的动作有大大的益处,参培者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运动的好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江芸则为大家讲解了“残疾人运动训练注意事项”课程,指出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在运动训练中的特殊需求和注意事项,并强调作为指导员,帮助残疾人克服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格外重要。
教授们把活动带入课程,寓教于乐,广大基层残疾人体育指导员,在活动课程中既丰富了学识,又掌握了技能,还结交了朋友,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多开展此类残健融合的康复健身活动,可以提升自己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更好服务残疾人。
实践活动环节,大家去到杨浦滨江阳光康健驿站的阳光综合服务中心,感受了各种“无障碍环境建设”。该驿站以人性化为原则,以残疾人的活动便捷性为考量,科学划分层次,精细分类设置,让每一位走进这里的残疾人朋友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毽球、跳绳项目体验环节,邀请到毽球运动员潘晓和跳绳冠军李跃现场授课。两项简便易行,健身价值高的运动赢得一致好评,活动结束时,大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巧,纷纷展示了运动风采。
生活中,残疾人更容易发生各种突发情况,掌握急救方法格外重要。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健康学院教授吴卫兵携带专业的仪器为大家带来了运动伤害现场急救处理虚拟仿真展示,既有理论又有实操,帮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急救技巧,使大家学习到实用知识。
本次残健融合活动全方位提升了参培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了如何高效、安全地组织与实施残障人士体育活动,进一步推动上海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